公司新闻

Company News
供应商配额管理:采购人的“秘密武器”,如何玩转供应链?
发布日期 / 2025-04-20 / 3914

       在制造业和快消领域,采购团队最怕什么?断供、成本失控、供应商“撂挑子”。而供应商配额管理,正是解决这些痛点的“黄金法则”。它不仅是风险管控的盾牌,更是降本增效的利刃。今天,我们就来揭秘这一采购人必备的核心技能!在制造业和快消领域,采购团队最怕什么?断供、成本失控、供应商“撂挑子”。

       而供应商配额管理,正是解决这些痛点的“黄金法则”。它不仅是风险管控的盾牌,更是降本增效的利刃。今天,我们就来揭秘这一采购人必备的核心技能!

image.png

一、什么是供应商配额管理?

简单来说,就是企业为同一物料选择多个供应商,并根据规则分配采购比例。

为什么需要?

  • 保供应: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,避免断供风险。

  • 控成本:通过竞争压价,优化采购成本。

  • 稳质量:多供应商制衡,倒逼服务与质量提升。

例如,某香精企业通过配额管理,仅提升5%的备胎供应商份额,就实现了采购价下降2.5%,这就是“谈判杠

杆”的力量!

二、四大配额分配规则,你用对了吗?

不同企业需求不同,常见的配额规则有四类:

  • 顺序优先:按名单顺序分配,直到供应商最大产能用完。

  • 固定供应商:只选一家,超量部分不分配(适合技术合作)。

  • 固定比例:按预设比例分配(如6:3:1),兼顾稳定与灵活。

  • 价格优先:谁家便宜给谁,但需设置价格波动区间防“低价陷阱”。

大多数企业会结合ERP系统,动态调整规则,实现成本与风险的最优平衡。

image.png

三、五大实战场景,配额管理如何“见招拆招”?

场景1:谈判压价,配额是“杀手锏”

  • 操作逻辑:在招标时明确配额规则,联动阶梯降价。

  • 案例:某企业年度采购计划中,向供应商A承诺60%份额,但要求其降价3%;若供应商B报价更低,可动

    态调整配额比例,倒逼A让步。

场景2:防断供,BCP应急计划

  • 核心策略:主供应商突发问题(如疫情停产),备胎供应商按5%、15%逐步补位,避免磨合期风险。

  • 关键点:定期评估供应商的交付、质量、财务状况,提前认证替补。

场景3:卡拉杰克矩阵,按品类定策略

  • 战略物料(如芯片):配额侧重技术&质量(比例6:3:1)。

  • 瓶颈物料(供应):优先合作稳定的供应商。

  • 常规物料(螺丝钉):谁便宜给谁,追求总成本最低。

  • 杠杆物料(大宗商品):价格优先,比例可设为7:2:1。

场景4:产品生命周期,配额动态调整

  • 新品开发期:押注技术领先的供应商,锁定产能。

  • 成长期:优先交付快、质量稳的供应商。

  • 成熟期:平衡质量与价格,优化利润。

  • 衰退期:砍成本,选价格最低的供应商。

场景5:鲇鱼效应,阶梯竞争策略

  • 供应商(50%+):主力合作,但需保持危机感。

  • 第二供应商(30%):扮演挑战者,推动主力降价。

  • 第三供应商(20%):随时替补,制造竞争压力。

这种“三足鼎立”的格局,能持续驱动供应商提升绩效,形成良性循环。

四、实施配额管理的三大黄金原则

  • 数据驱动:依赖ERP系统实时监控库存、交付、成本数据。

  • 灵活调整:根据市场变化(如大宗商品涨价)动态优化配额。

  • 长期关系:避免过度压榨核心供应商,保持战略合作黏性。

供应商配额管理,本质上是“平衡的艺术”。在成本、风险、质量、交付之间找到最优解。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行业巨头,用好这套策略,都能让供应链从“成本中心”变为“竞争力引擎”。下次谈判时,别忘了亮出你的“配额底牌”!

image.png

睿沐云科技SRM配额管理,助力企业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供应商生态。

      在帮助企业采购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操作中,睿沐云科技SRM管理平台在处理配额管理时,往往还会结合供应商绩效评分进行综合处理,因为不管是降价幅度、服务能力、质量和交期都可以通过绩效模型的合理化配置得到很好的体现。对于绩效评估为优秀的供应商,适当的增加其订单配额。比如一家供应商在产品质量和交货期方面表现出色,从未出现过质量问题且总是提前交货,就可以将其配额从原来的30%提高到40%,以获取更多优质产品和稳定的供应。